机关事业单位中哪些很忙,经常加班加点?
我在体制内呆过好几个单位,这么说吧,横向来说,四套班子里***部门是最忙的,因为***部门是具体负责各项社会事务的直接责任部门,而***部门里最忙的除了***办以外,就是住建等最直接接触民生问题的部门,比如住建,自然资源,城市管理,社保医保等,加班加点基本就是天天必备的。纵向来说,县级以下和乡镇机关最忙,可以说全年无休,基层工作真的复杂而且无休止啊!而所有机关工种里最最忙的就是写材料的,那是真的加班常态化。因此,我们需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就是公务员所谓喝茶看报的年代已经是过去式了,如今社会的发展,需要每个人的不懈努力才能促成。
机关事业单位中,应该大部分同志可以按时上下班。特别忙的单位,有以下几类:
一、纵向来看,市、县两级相对轻松,省以上要制定各种政策,很忙。乡镇需要贯彻落实,非常忙。市、县两级一定程度上就是上传下达,相对轻松。
二、横向来看,常委部门忙,普通的***组成部门就还好。两办、组织部、纪委、宣传部,离领导近,事多,调度多,加班加点是常态。
三、同一单位内部来看,办公室忙,普通业务科室相对单纯。办公室事情多,上传下达、服务领导、统筹调度全局,比较忙。普通业务科室,主要做好自己业务就行,相对单纯。
机关事业单位中,一般与社会服务、应急救援、公共安全等紧密相关的部门(如警察、消防员、医院医护人员等)往往比较忙碌,需要经常加班加点。同时,某些行政部门的工作也可能存在高峰期或者突***况,需要加班处理。其他部门则相对来说比较规律,工作量和工作时间比较平稳。
在很多群众心里,公务员、事业编多数都很清闲,上班看看报纸、喝喝茶水,稍微干点工作就下班了……
其实,有很多机关单位是非常忙的,工作很累,这里我就简单介绍一下机关事业单位中比较忙的单位。
1.组织部
组织部是机关单位中加班加点的典范,在我的印象中,就没有不加班的组织部干部,特别是组织科的组工干部,不论男女,工作日晚上加班到半夜是常态;双休日白天加班是常态。
要说就是工作多,忙不过来需要加班,倒也不至于,很多地区的组织部要求干部加班,只是单纯地为了加班而加班,通俗地说,就是“靠点”,表现的是一种工作态度,只有能经受住这种加班加点工作状态的同志,才能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组工干部。
2.“两办”,党委办公室、***办公室
委办、府办,这是一个地区的党委、***的核心部门。
这两个部门都非常繁忙,委办有党委领导,书记、副书记;府办有***主要领导,以市为例,有***及***。
这些领导分管的所有工作、参加的所有会议、活动,都由“两办”来组织、对接、协调、督导、调度……而且是服务领导,基本所有工作都要小心谨慎,避免出错,很可能一个疏漏就会导致在领导心里失分,从而影响个人发展。
因此,在这两个部门工作的公务员,不但时间上很靠,领导在,你就得在,领导不在,你仍然不能随便走;而且心累,小心谨慎。
特别需要点到的是,在两办给领导写材料的文字工作者们,更是累上加累,熬夜是家常便饭,也就是通常说的“5+2,白+黑”,老婆孩子陪不了,亲戚朋友聚不上,生活除了工作加班,基本没有别的内容,坐坏了腰、熬秃了头……
3.临时成立的“专班”
这种临时成立的“专班”,一般时间都比较短就会解散,是为了完成阶段性、临时性任务而成立的,但是,基本都会很累。
举几个例子:中央环保督察时,成立的迎检专班;因***肺炎疫情成立的疫情防控指挥部;推进某项重点工程的重点工作专班,等等。
4.纪委监委机关
纪委监委具有特殊性,也并不是所有纪委监委干部都忙都累都加班,但相对来说,这个部门加班也不少。
特别是在查案期间,不眠不休也是正常的。
5.乡镇街道
乡镇街道的公务员,他们也很辛苦,他们辛苦在“一对多”,往往一个人,对应上级好几个单位部门,一个人承担了多项上级工作,常常应接不暇。“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就是这个意思。
乡镇街道还要负责防火防汛、安保维稳、生态环保、安全生产、疫情防控、统计报表、接待迎检等等等等工作,且基本都是底线工作,都不敢发生问题,一旦发生问题,就是追责问责。
另外,每个乡镇干部基本都会负责包村,所谓包村,就是一个人对应一个村或者几个村,这个村的大大小小的事都是包村干部的事,落实各项工作,传达政策、通知、声音,摸排各种信息等等,都需要包村干部负责。同样出了问题,也是包村干部的事。
因此,乡镇街道的干部们是比较辛苦的,相对好一点的是,晚上加班不是很多,而且各项工作的标准并不算高,能够应付过上级的督导检查即可。
6.公安局
公安不用说了,辛苦大家都知道,特别是执勤人员,一直轮班执勤,随时可能出警。
7.部分职能部门
职能部门大多不辛苦,加班很少,部分职能部门因为职能原因,可能会相对辛苦一点。
比如城管、住建、发改、财政、自然***等,和城市建设、发展、管理的关系密切,加班会比其他职能部门稍微多一些。
机关事业单位中,因工作性质、职责范围不同,确实存在忙闲不均的现象。
但是这个忙,分为经常性的忙和阶段性的忙。
经常性的忙的单位也有,但相对不是太多。比如,两办(市委办、***办)、纪检监委、组织部、政法系统、人社系统等。因为这些单位承担的工作性质比较特殊重要,处于权力的中枢,一年到头确实都有忙不完的事。
其实一般体制内的单位,尤其是事业单位,平常工作都是按部就班的,相对好一些。但也不排除阶段性忙碌。比如上级临时性的检查、调研、专项工作安排部署、大型会议、活动承办等,有时限要求的工作。在这个时候,肯定是不讲代价,加班加点,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
体制内有一个好处,平时看着大家都是不紧不慢的。但一旦遇到临时性、突发***件,就像一个机器一样,突然间就高速运转起来了。就像拧紧了的发条,能够短时间内,迸发出澎湃动力。在规定时间期限内,所有规定性动作都能够如期完成。
不论是行政机关,或者是事业单位,忙和闲也都是相对的。核心问题并不是单位层面的事,而是单位工作岗位的问题。任何一个单位都有忙碌的工作岗位,任何一个单位也都有清闲的工作岗位。这才是问题的本质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