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小升初,数学学科上如何正确运用错题本纠错查漏补缺?
既然已经限定错题本了,那么至少要做两遍,第一遍拿出原来的题做一下,看看还会不会;第二遍请家长完全打乱题目顺序,适当更改条件数据,看能否正确解答。两遍都没问题说明基本消化理解了,也就不用再做了。
小学阶段就能记错题本的习惯真的很不错,作为一线教师我很清楚,让小学生培养记错题本的习惯真的很难,绝大本分都是在老师家长的逼迫下,当成罚抄作业来对待的。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小学阶段,学生的自主性还比较差,也很难真正理解记笔记的真实用途。要是学生能自主认真记笔记,那么恭喜你,你也不用担心孩子不会查漏补缺了。
与其说让孩子利用好记的错题本,进行查漏补缺,还不如说让家长利用错题本,帮助孩子查漏补缺。
错题本上记的错题,必然是孩子曾经做错的或者掌握不好的题目,可能是由于粗心或者知识点掌握不好导致的。
知识点掌握不好,那就要让孩子重新完全独立地做一遍。如果孩子能够完成,说明这个知识点孩子已经解决了。如果不能完成,就让孩子自己看一遍错题本上的解答,如果孩子能看懂,看完之后让孩子关上错题本,先在口头上讲解思路,然后再动笔写下来。如果都能完成,家长应根据孩子完成的情况,找一些类似的题给孩子练。
如果孩子看错题本都看不懂,那就需要注意了,除了给孩子讲清楚,然后按照上面的操作一遍,还需要隔三差五地考察一下孩子是否还能解决类似的问题。
对于错题本上,因为孩子粗心做错的题目,主要就是要考察孩子现在做题是否还粗心,如果孩子现在做题已仔细很多,那这类问题可以适当当过。要是孩子还很粗心,就要想办法改正孩子的粗心。
备战小升初的考试,如果有家长的陪伴和督促确实可以提高备考的效率,但切记,千万不能急躁,不能代替孩子思考。要多让孩子去梳理思路梳理知识点。
小学期间就有自己在数学方面的错题本,这个学习方法很好。如何更好地使用并对学习上有帮助呢?我觉得可以从这几点做起:
1、对数学学习中做错的题目不用都抄在错题本上,要有选择性。比如计算题,只要弄清楚错在哪一步即可。当然对那些有技巧性的简便计算可以抄下来,小升初经常考。判断题,搞清楚错在哪些知识点上,自己在试卷上记下概念就好了。把应用题作为重点抄下来。
2、对错题抄下来之前一定要弄懂。在改正错题时,认真读题,理清思路。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然后确定每一步求的是什么(最好写一个小标题),最好写出分步算式,最后求出答案。小学数学的分数应用题比较难,建议画线段图帮助理解。
3、每隔一段时间看一看。这个看一看不是读写,不是记答案。而是只看题目,试着做,看自己对它是否真正掌握。如果还是做不了,就再认真学习一遍,反复练习,直至自己能熟练解答。
4、对错题本的使用要坚持,不能拖拉,复习也是如此,做到不间断。
只要你按上面几点做好你的错题本,一个一个解决,查漏补缺,小学数学小升初一定会取得优异成绩!
纠错本的使用?
纠错本正确使用方法为:
1.纠正错题要及时、认真。
2.将练习、测验、考试中做错的题目抄到纠错本上。
3.将错误的答案写到本子上,并分析错误的原因。
4.将正确的答案写上去,如果有几种解题方法,要一并写上去。
纠错本是我们中小学阶段通常普遍使用的一种方法,纠错本的使用主要有利于我们对自己的学习有相对全面的总结和认识。纠错本在使用方面,我们应当坚持以收录典型题目为主,能让自己清晰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不足。
怎么使用物理纠错本更有价值?
首先,物理学科以其独特的学习特点在学生中常被认为较难学科。
诚然,知识模型化、问题多级性、方法多向性、表述的多样性、思维的转化、推理过程的***设和验证以及学科的实践性是物理学科的主要特点,这说明了本学科来源于生活,也用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人的思维就是在不平衡向平衡转变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而物理学习中错题正是体现了教学过程中的认知冲突。它产生于学生自身的学习过程,引起学生思考。解决了错题,学生的知识体系便得到了修正和完善,而解决错题最有效的途径是建立纠错本。
其次,现状是,纠错本不能在教学过程中得到普遍认可和利用。学生把错题抄一遍,便认为已经纠了错,对于原有错题没有充分反思,知识就还是模糊、片段、易混淆的。纠错本原是为反思提供的有效阵地,但却会成为学生错题的集中丢弃站。
人们往往愿意相信自己亲身经历获取的经验,***如认真纠错能带来正确率和成绩的提高,学生自然会心悦诚服。所以,对于纠错本的认同还需事实考验。
最后,如何有效利用纠错本会是每一位学生和家长纠结的问题。针对物理而言,熟悉物理语言,概念化,抽象化是必须的。
第一,收集错题,不是一股脑全部抄,收集错题要分类处理,同时结合反思。错题抄题与否、记录与否要看具体掌握情况。
第二,纠错题的再处理。纠错本是在每次的复查中逐渐体现效果的,同样也培养学生的管理意识。对于同类题型的合并处理,会解决错题时空上的分散问题。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复查和反复订正在无形之中就减轻了课业负担。
第三,纠错题的交流批改。同学之间一种思维和一种思维的交流就等于两种思维,纠错不应该是固定的,而应该是流动的,了解别人的错题以及反思思维同样是对自己的武装。而教师如果能针对纠错本中的典型题目加以指导,关注学生答题思维过程,总结学生答题错误的规律,就能确保接下来的错题分析能够落实到人以及当时的水平,从而提高纠错效率。
所以说,建立并用好一本纠错本,会对学习有积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