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身心发展的规划?
个人发展规划:
1.树立正确的生涯发展信念。生涯发展的信念是事业成功的基本前提。
2.自我评估。自我评估的目的是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因为只有认识了自己,才能对自己的职业作出正确的选择。
3.生涯机会的评估。生涯机会的评估主要是评估各种环境对自己生涯发展的影响,每一个人都处在一定的环境之中,离开了这个环境,便无法生存与成长。
4.职业方向定位。通过对自我评估及生涯机会评估,结合生涯发展愿望,我们可初步确立个人的职业发展方向,如具体的行业/领域,职业,职位,希望发展的高度等。
5.设定发展目标。生涯目标的设定是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
6.制定行动方案与实施计划。在确定了生涯目标后,行动变成了关键的环节。没有达成目标的行动,就不能达成目标,也就谈不上事业的成功。
7.生涯评估与反馈
作为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划如下:
1、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自身的潜能,培养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自身人格的健全发展。
2、具体目标是:使自身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自身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钟南山爷爷的童年和青年都养成了怎样的优秀品质?
钟南山,我国著名呼吸领域专家,这位如今80多岁的老爷爷,2003年非典期间,带领国人取得抗疫胜利;今年春节期间,武汉疫情爆发,老爷爷一言不合逆流而上,前往武汉,指导抗疫工作,奋斗在一线,对抗新型冠状***。如今,国内疫情已经控制住了,我们大家也应该向老爷爷说声您辛苦了,谢谢您!
他是个伟人,是中国的英雄,但也跟我们一样,一介素衣。披上了那身白衣,也就担起了责任。这样的人,必然拥有我们值得学习的精神、品质和好习惯。
很难想象一位80多岁的老爷爷,还有一身腱子肉,还是那样的年轻。他不仅是医生,还是位运动员,1955年会上打破了400米跨栏记录。正是日复一日的锻炼,养生,才让他体型保持怎么完美,这么有精气神。
二、勤奋刻苦,厚积薄发,热爱工作
受父亲影响,1955年考入北京医学院,成为一名医学生。在校成绩好,毕业后留校任教,后在广州医院任职。出国进修,1996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03年非典,他指出这是“***”,不是“衣原体”。他的坚持挽救了无数的人,也成就了他,让他顿时各种荣誉加身。他几十年如一日,一心扑在科学上,直到84岁还坚持每周出诊。
三、一眼忘年,执子之手
李、钟两家是世交,小时候见过面。缘分来到19这年,在同一所学校,同在国家队训练,一来二去,两人渐渐熟络,并最终确定了关系。后面李少芬出国打比赛,他则埋头攻读医学,等待李少芬归来。这段异国持续八年之久,李少芬拒绝了国外的高薪工作,回来了。她说“那时我跟钟南山已经很好了,所以也舍不得走。”一句舍不得,确实最深情的告白。如今执手57年,一想起你,我还是胸口有暖意,嘴角泛笑意。
四、高度的自律
不管是对待工作,科学研究甚至锻炼,他都十分自律。也是这个习惯让他变的越来越好,不管是内心,还是身体。
最后,谢谢钟南山爷爷对我们的付出。所谓封一座城,救无数人。庆幸生活在这个时代,拥抱在这片黄土地上,但更庆幸是有这无数想钟南山院士这样的伟人,他们保卫着中国,建设着中国。
钟南山,工程院院士,呼吸病学专家。他1936年出生于医学世家,他从小都是“别人家”的孩子。父母都是上世纪20年代的留美医生,良好的家风铸就了钟南山的真实、正直,坚毅的性格,帮助他养成了严谨的治学态度。然而在医学的长跑路上并不是一帆风顺,而是屡屡受挫。35岁到广州才开始真正行医,36岁他正式开启“开挂”人生模式,创造出令世人惊叹的医学成就。钟南山的医学之路就是活生生的逆袭励志之路。
钟南山不仅仅是医学专家,他还是运动健将,文艺青年。他正是凭借着健康的身体和乐观的心态在84岁仍来回奔波在抗疫一线。
钟南山具有的品质: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积极乐观、严谨治学。也铸造了“承认落后、不甘落后、卧薪尝胆、告别落后”的南山精神。
说实话回答。作为普通老百姓如果没有经历非典都不知道钟南山先生,更不要说了解他本人。如果没有这次***很多人已经忘记钟先生。到目前为止很多人也没有去了解他的童年和青年时代。但是从这位老人两次疫情的行为,就能联系到他的年轻时代是优秀的。
中学生成长目标道德品质方面怎么写?
关心学习。懂得学习的中学生的主要任务,学习既是自己的义务又是自己的权利;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端正,培养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学习科学的学习方法。
关心他人,尊重、爱护、帮助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