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资本四要素指哪四个?
对待工作学习要有信心,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希望,处事接人待物要保持乐观,遇到挫折和失败要有韧性,正确对待自己得心理要素是以下四点
1.自我效能:成功的信心
2.希望:意志和途径
3.乐观:现实而又灵活
4.韧性:复原与超越
这是我总结的心理资本的四个要素
心理资本是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具体表现为:
1, 在面对充满挑战性工作,有信心(自我效能)并能付出必要的努力来获得成功;
2, 对现在与未来的成功有积极的归因(乐观);
3, 对目标锲而不舍,为取得成功在必要时能调整实现目标的途经(希望);
4, 当身处逆境和被问题困扰时,能够持之以恒,迅速复原并超越(韧性)以取得成功。 自我效能、希望、乐观、韧性被认定是(但不限定)心理资本的四项构成要素。
既是组织的要素,也是组织中的个人的要素。组织创造形成的这些心理资本与组织的领导人是否具备这些心理资本有直接的关系,形成和具备这些心理资本,既是组织有目的受控制的创造成果,所形成的心理资本环境也可以教化后来人,这就是独特的、不可***的竞争力。
中国历史中的东汉末期刘秀的创业团队、三国演义时期的曹操创业集团是形成和培养这些心理资本的典型故事;美国的西南航空、苹果电脑是形成和具备这些心理资本的典范案例。
创造组织的心理资本是有一系列的方法的,人力资源的规划如果能够以组织个组织中的个人的心理资本的形成为目标,并且为人力资源绩效考察的目标,显然有助于心理资本的创造。
下面将分别介绍:
自我效能(自信)、希望、乐观和韧性四个状态类心理特征 有自我效能感的人,以五个重要特征上表现突出: 他们为自己设立高目标,并自己选择困难的工作任务; 他们欢迎挑战,并因挑战而强大; 他们是高度自我激励的人; 为实现目标,他们会投入必要的努力; 当面对困难时,他们会坚持不懈。
心理资本的第二个心理特征是希望。 希望(hope)是“在成功的动因(指向目标的能量水平)与路径(实现目标的计划)交叉所产生体验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积极的动机状态。” (Rich Snyder) 在这一定义中,有几个要点 一是把希望看作是一种认知状态; 二是在这种状态中,个体能够设定现实而又有挑战性的目标和期望,然后通过自我引导的决心、能力和内控的知觉来达到目的,这便是成功的动因或意志力; 三是路径力,也就是设定***。
心理资本的第三个心理特征是:乐观 乐观是一种解释风格,它把积极的***归因于自身的、持久的和普通性的原因,把消极***归因于外部的、暂时的及与情境有关的原因(Martin Seligman) 心理资本强调人们***取灵活、现实的乐观,即有效的乐观。 有效的乐观既不是将成功完全归因于自身,试图去控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