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关于成长的故事?
刚才和妮妮躺在床上聊天,很随意地问了一句:“妮妮,你一共和别人打过几次架啊?”
妮妮眨了眨眼睛,“妈妈,我从来没和别人打过架啊。”
“恩,胡说吧!去年你在幼儿园的时候不是还把马**的胳膊给咬了么?”
“妈妈,我真的没咬过马**的胳膊,我从小到大都没咬过别人的胳膊。”
“我是说我咬了,可我真的没咬过她……”
“那马**为什么说是你咬的?”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她们都说是我咬的,我觉得这件事情好麻烦,我只想它快点结束……”
“那你也不能承认你没做过的事情啊!”
“可是如果我不承认,杨老师就会认为我是不肯承认错误的坏孩子了”
“妮妮,你这么想是错误的!做过的事情不承认是撒谎,同样,承认自己没做过的事情也是撒谎,这都是不对的!”
“哦,我知道了……”
“可是妮妮,你事后为什么没告诉妈妈事情的真相呢?”
“因为你一直没有问过我啊!”
我沉默了,当时马**的妈妈给孩子洗澡,发现她胳膊上有红色的牙印,问马**是谁咬的,马**说是妮妮咬的。于是第二天马**的妈妈就告诉了杨老师,杨老师问妮妮确认后就电话告诉了我,我下午接妮妮后就拉着孩子给马**和她妈妈道歉。我理所当然地相信了别的孩子,别的家长,别的老师,唯独没有蹲下身子问问自己孩子事情的真相…………想起了一个细节,那天晚上给妮妮洗澡后,她坐在床上一口一口地咬自己的胳膊,然后对我说,妈妈你明天去看看马**的胳膊好不好?你看我咬不了那么圆的牙印,我这少了一个门牙……我忘记自己当时是怎么回答的,可我的内心一定认为已经结束的一件小事哪值得再去折腾,这件事情就这么盖棺定论了!直到今天偶然地提起,我才知道原来那并不是真相。
因为我一直没给孩子机会,让她自己说出真相,我们固执于表象,固执于经验,固执于想当然,草率地构建了一个“真相”,然后利用我们成人的威压逼迫孩子去承认和接受。
唯一庆幸的是,我意识到这一点的时间还不算晚,在她日后的成长岁月里我还有很多机会。想对天下的家长说,如果你的孩子选择了对你说谎或是沉默,不要去责怪和抱怨,那一定是你剥夺了孩子太多说出真相的机会!
成长就在不经意之间
当我觉得父亲和我讲话不再像之前一样底气十足,而是一种小心翼翼的感觉,我就会很害怕。害怕那种突然之间长大,而父母却都老去的感觉。
也是在这个暑***,我面临的很多选择不是别人替我做主,而是我自己选择的时候。我会考虑到家庭的能力而不再是我喜不喜欢之类的问题,而是想到将来的就业发展。😌
有时候,成长就在一瞬间,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件事也许就是你成长的表现。
小时候,父亲和爷爷每天都要出去摆摊,只留下奶奶和我在家忙农活。我记得应该是初中放***的时候,奶奶要在自家后面栽种点红薯苗。从早上开始,奶奶负责挖土打沟,我负责插红薯苗打掩盖。午后,我见奶奶有点累了,就说‘奶奶,你先休息下,我来挖吧,休息好了我们两换着挖’。奶奶笑了笑放下手中的锄头在一旁树荫下休息,我拿着锄头就开挖,开始还有力气,挖到后来越来越累,额头上汗水一直滴落在土里。奶奶见我挖不动了,就让我休息会。没办法,实在是挖不动了,就这样轮流着挖,一天下来,手上全是水泡,但是心里觉得很舒畅。有一次回家中,听到奶奶跟村里的婶婶摆说着我和她栽种红薯苗的事情。每次回想着他说这事时脸上写满骄傲的表情,我就觉得自己是真的成长了。
我小时候,大概十岁左右。科尔沁草原那一带地方,冬天冷,寒***时间长。孩子们却忙得很,我记得我们的游戏可多了,大一点的孩子踢毽子,小一点的则摔杏核(地上挖个拳头大小的坑,玩的人往里面***,锤子剪刀布定好顺序,用手里的杏核击打坑里的杏核,谁打出多少就归谁多少),还有许多稀奇古怪的玩法,都是为了打发漫长而又无聊的冬天,其中一项就是用头往别人家门上磕(撞),比谁磕得响。那往谁家的门上磕呢?当然,谁家有人也不会让啊,所以家里暂时没人的庄户人家算倒了霉。有一次,我知道我家邻居没人,就向孩子头儿告了密,于是大家纷纷来到邻居家,孩子们较起劲来兴致高涨,争先恐后的往邻居家门上磕。那天我因“告密”立了功,心里很得意,对我来说,这种得到大家赏识尤其是孩子头儿认可的机会是不多的,因为我家是外来户,说话口音又不一样,所以孩子们都不愿意和我玩。不过这次我是高兴过了头,
现在不是流行一个词嘛,叫no zuo no die,大概就是说的我吧。我为了表现自己,最后学着羊顶架的样子往后退了几步,跑着就往门上冲过去,没想到劲用大了,也是门不太结实的缘故,一下子给门撞了个窟窿,头也撞进去了,大家笑得前仰后合,笑完才觉得闯了祸,因为我头出来时已是满脸是血,一个耳朵被破门板划裂了。伙伴们一溜烟儿全跑了。结果我被家里大人送进乡医院,耳朵缝了好几针。事还没完,因为有人证物证,当然还有“伤”证,赔了邻居家一块门板才算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