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化工程学什么?
农业信息化专业毕业授予农业硕士。专业代码:095112。农业硕士下分15个专业:作物、园艺、农业资源利用、植物保护、养殖、草业、林业、渔业、农业机械化、农村与区域发展、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农业信息化、食品加工与安全、设施农业、种业等15个领域。过去曾经称为农业推广(暂用名)硕士。农业信息化的概念:包括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光电技术、遥感技术等多项信息技术在农业普遍而系统的应用过程。
农业信息化专业主要依托计算机应用技术、林业工程、农业***与环境、森林经理学等课程。农业信息化专业属于农学,但专业课程大量和计算机相关:农业信息技术应用、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软件、图形图像处理、网络与通信、传感器原理等。农业信息化专业研究方向:
01.土地信息化;
02.环境信息化;
03.农业信息化
农业信息化专业旨在培养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要,具备农业生物学、作物生产、信息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相关的GIS(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与RS(遥感)图象处理软件为手段,以高效利用农业***、减少环境污染为目的,主要研究农田信息的***集与分析系统、空间数据模型、空间数据获取与处理、空间分析、数字地形模型、农业生产实时处理系统研发、“3S”技术、精准农业技术等。
农业信息化包括哪些方面?
农业信息化的主要内涵有以下六个方面。
1、农业生产管理信息化。包括农田基本建设、农作物栽培管理、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畜禽饲养管理等。目的是及时收集信息,帮助农户解决生产管理问题。
2、农业经营管理信息化。及时准确向广大农民提供与农业经营有关的经济形势、固定资产投资、物价变动、资金流向等各种信息,指导他们的生产经营活动。
3、农业科学技术信息化。收集并传递与农业生产、加工等领域有关的技术进步信息,包括农业栽培技术、畜禽养殖技术、农副产品加工技术以及农业科研动态。
4、农业市场流通信息化。提供农业生产资料供求信息和农副产品流通、收益成本等方面信息。
5、农业***环境信息化。发布与农业生产经营有关的***和环境信息。如耕地、水***和生态环境、气象环境等信息。
6、农民生活消费信息化。向广大农民提供生活消费方面的信息服务,介绍主要消费品的性能、价格和供求趋势等。推动农业信息化,有利于***转变职能,有利于减少农产品市场波动,提高农业市场流通效率。
农业生产信息化包括哪些内容?
农业生产过程的信息化,包括农业基础设施装备信息化和农业技术操作全面自动化 农业基础设施装备信息化:如农田灌溉工程中,水泵抽水和沟渠灌溉排水的时间、流量全部通过信息自动传输和计算机自动控制。农产品的仓储内部因素变化的监测、调节和控制完全使用计算机信息系统运行。畜禽棚舍饲养环境的测控和动作完全可以实行自控或遥控。 农业技术操作全面自动化:
一是农作物栽培管理的自动化。现在国内研制的多媒体小麦管理系统(WMS)和棉花生产管理系统(COTMAS)都可以应用于生产。如农作物施肥,可以在田间设置自动养分测试仪或设置各种探针定时获取数据在室内自动测定,通过计算机分析数据,确定施肥时间、施肥量、施肥方法,使用田间遥控自动施肥机具或与灌溉水结合实现自动施肥。其他耕作管理措施类同。
二是农作物病虫防治信息化和自控。在田间设置监测信息系统,通过信息网发出预测预报,利用计算机模型分析,确定防治时间和方法,***用自控机具或生物防治方法或综合防治方法,对病虫害实行有效的控制。
三是畜禽饲养管理的信息化和自动化。可以通过埋置于家畜体内的微型电脑及时发出家畜新陈代谢状况,通过计算机模拟运算,判断家畜对于饲养条件的要求,及时自动输送饲喂配方饲料,实现科学饲养。
农业信息化应用系统开发方法?
农业信息***开发的方法主要是由信息分析、信息综合和信息预 测三类方法组成的,信息分析是手段,信息综合是目的,信息预测 是发展,综合起来形成三位一体的结构。
1。信息分析是将概念化的用户信息需求分解为各种简单要素及其关系, 然后分别进行研究,找出其中的主要因素及其关系,并以此为依据 组织信息***的方法。
信息分析主要包括要素分析、矛盾分析、结 构与功能分析和动态平衡分析等方法。信息要素分析法,是将作 为整体的特定信息需求及其对应的信息***分解为各个简单的要 素,并分别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