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心理成长三阶段?
青春期是指人体生长发育成熟前一个迅速发育的阶段,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时期。
1、青春发育前期:女生从11~12岁开始,男生从13—14岁开始,一般持续2~3年。
2、青春发育中期:女生从12~15岁开始,男生从14~16岁开始,主要以性器官及第二性征发育为主,女生出现月经,男生出现遗精,一般持续2—4年。
3、青春发育后期:女生从16~17岁开始,男生从17~18岁开始,主要表现为身体各系统继续缓慢发育,逐渐成熟。
青春期发育的开始年龄、持续时间、发育状况既有种族、环境、社会条件的差异,也有明显的个体差异。
青春期是人体各系统、各组织器官迅速变化,趋于完善定型的关键时期,对我们的心理、情绪、行为都有很大的影响。如何平稳度过青春期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第一,异性排斥期
在青春期开始的头一二年,随着性器官的发育,第二性征的开始出现,性意识明显增强,出现男女之间彼此疏远的心理。
第二,异性吸引期
在青春期的中期,性功能不断成熟,第二性征不同步出现,他们逐渐摆脱了心理上的闭锁状态,开始希望了解异性、接触异性、爱慕异性。男女之间愿意相互接近,相互怀有好感,出现心理和情感上相互吸引。他们喜欢和异性一起活动,在异性面前努力表现自己以引起对方的注意,对异性则表现为关心和体贴。
第三,***初恋期
青春期的后期是由青春期到青年期过渡阶段,他们此时显得比青春中期更为成熟,
1、青春期早期:第二性征开始出现至女孩出现月经初潮,男孩出现首次遗精为止,表现是体格生长突增,年龄约为9—13岁。
2、青春期中期:以性器官及第二性征发育为主,以女孩出现月经初潮、男孩出现首次遗精为该时期的开始,以第二性征发育成熟为止。年龄约为13—16岁。
3、青春期晚期:自第二性征发育成熟至生殖功能完全成熟、身高增长停止,女孩在这个阶段开始出现周期性月经,年龄约为16—18岁。
童年时期的哪些经历促进了你心理的成长?
首先谢谢邀请君。看到这个话题,我不禁想到,童年最难忘的心理成长过程是:要相信科学,不要相信迷信。
我出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乡村。那时我们国家生产力落后,遇到天灾人祸无能为力,又加上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国家还很贫穷,广大乡村的人民更是生活艰难,缺医少药,生病了只能扛着,加上几千年的封建统治,因此滋生了很多迷信活动。人们只能寄希望于迷信活动来帮助他们治病,帮他们化解生活中的苦难。即便到了现在,我看到还有一些人在搞迷信活动。我童年生活的环境就是这样。
但我母亲出生于书香门第,受家庭的熏陶,从小懂得一些科学道理,懂得一些医学知识。她不相信迷信,还教育我们不要相信迷信,要相信科学。因此那些相信迷信的人都嘲笑她,有的还都骂她。
发生在我童年时的这两件事,促进了我要相信科学不要相信迷信的心理成长。
一件事是,那时我母亲因为长期超负荷的辛苦劳作,又没有饭吃,一病不起,躺在床上四十多天。我奶奶每天敬菩萨求菩萨保佑,洒水饭打发过往神灵,还请师公做法事,化煞水,都无济于事,我母亲的病情越来越重。已经几天水米不进,人事不省了,旁边有人提醒说,准备后事吧,于是打电话通知在外面工作的父亲回来见最后一面。我父亲回来后,请来我们一个当院长的远房叔叔,那个叔叔是从抗美援朝战场回来的,当时在几十里外的医院当院长,因此能够弄到当时很珍贵的药。叔叔只给我母亲打了一针,我母亲就退烧了,然后还开了一些吃的药,吃了药我母亲的病就慢慢好了。这件事让我懂得迷信会害死人的,要相信医生,相信科学。
还有一件事更坚定了我的这种信念。我和隔壁一个男孩同时害了眼病,开始时眼睛里布满血丝,红肿,后来流血水,眼睛都睁不开了。那个男孩的父母每天给他敬菩萨许愿,还搞了一系列迷信活动,都没有好,而且越来越严重。我父母带我去镇里的医院治眼病,医生给我用药水冲洗眼睛,还给我开了一些眼药,当时的药也不贵,我的眼病很快就好了。我父母还劝隔壁男孩的父母赶紧带孩子去医院治病,不要相信迷信,他们不仅不听劝告,还嘲笑我父母,骂了我父母一顿。结果这个男孩的眼睛后来成了一个萝卜花,加上家里穷,就没有娶妻。到现在五十多岁了,还是光棍一条。这件事更加坚定了我的信念,不要相信迷信,要相信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