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免疫治疗,人类能战胜癌症吗?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人类在不久的将来一定能够战胜癌症,这应该只是个时间问题。
曾记得在解放前,很多患肺病的人都是治不好的,连鲁迅都死于肺病,然而随着我们国家的医疗水平的发展,肺病都能够治愈了…
免疫细胞疗法的好处有哪些?
1)治疗恶性肿瘤
当不幸罹患癌症时,把储存的免疫细胞进行复苏、激活和扩增,输回体内,可以清除体内的癌细胞,控制癌症的发展,达到延长生存期和改善生活质量等多重目标;
2)抗衰老
衰老是人体机能变缓的直接表现,也是一种自然的过程,免疫细胞可延缓衰老进程;
3)调节亚健康
亚健康是人体介于健康和疾病的临界点,也是身体发出的警讯,如果不重视,可能发生不可逆转的健康危机,免疫细胞可明显调节亚健康;
4)提高免疫力
实验证实,定期回输免疫细胞,可显著提升人体免疫力,预防疾病,预防癌症的发生。
免疫细胞(immune cell)俗称白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和各种吞噬细胞等,也特指能识别抗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淋巴细胞等。淋巴细胞是免疫系统的基本成分,在体内分布很广泛,主要是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受抗原***而被活化(activation),分裂增殖、发生特异性免疫应答。除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外,还有K淋巴细胞和NK淋巴细胞,共四种类型。T淋巴细胞是一个多功能的细胞群。除淋巴细胞外,参与免疫应答的细胞还有浆细胞、粒细胞、肥大细胞、抗原呈递细胞及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细胞。
人类时时刻刻都在跟外界的各种细菌对抗,如果没有免疫细胞那么人类会变的很脆弱,就算是普通的感冒都会致死。
打个比方:免疫系统好的人得感冒两天能好,而差的人就要依靠药物。
免疫细胞是白细胞的俗称,指参与免疫应答或与免疫应答相关的细胞。包括淋巴细胞、树突状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粒细胞、肥大细胞等。免疫细胞可以分为多种,分别担负着多种免疫功能。自体免疫细胞治疗技术是指从自体外周血中分离的单个核细胞经过体外激活和扩增后输入患者体内,直接杀伤肿瘤细胞或***感染细胞,或调节和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通过输注免疫细胞,帮助提升免疫系统功能,及时帮助清除癌变的细胞或细菌、***及微生物的感染,起到抗肿瘤和抗感染的作用,从而有效地进行亚健康维护APSC多能细胞适应症:
1.高压力、工作紧张、亚健康人群;
2.预防衰老,要求维持机体年轻化、面部美容年轻化的人群;
3.内脏器官功能退化人群:心、肝、肺、肾、肠胃等器官功能衰退或下降;
4.内分泌失调人群:女性月经失调、内分泌紊乱,卵巢早衰、更年期提早,睡眠、情绪欠佳等;
5.免疫系统退化人群:免疫力弱,易感冒或感染等;
6.机体未老先衰人群:机体衰老,缺乏活力,易疲惫,组织器官功能老化等;
7.骨骼运动系统退变人群:骨质疏松,骨关节增生疼痛,骨关节退变,关节炎,肌肉、韧带、肌腱功能退化,运动及活动能力下降等;
8.心血管系统功能退变人群:动脉硬化、老化、冠状动脉硬化、狭窄,血压增高等
医生说肺癌免疫治疗可能病灶长得更快,还有可能发生各种副反应,有预防的措施吗?
能提出这样问题的网友,绝对是一个比较好的专家,绝大多数的病友,甚至一些不是专业于肺癌的医生都,提不出这样的问题。这样的问题提得非常好。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免疫治疗选对的人群,发生快速进展的机会还是比较少的,在6%-7%。
这个病人是否适合免疫治疗?主要是看PD-L1的表达水平,需要做基因检测。我们还可以查肿瘤长得快的一些基因改变,比如说MDM2,MDM4,基因有没有扩增。***如基因有扩增了,你用免疫治疗往往会快速进展。我们可以查什么?前面我讲了驱动基因,有没有EGFR突变、有没有ALK、有没有ROS1。***如有这些基因改变的话,你用免疫治疗比靶向要来得差,应该靶向先行。单用免疫治疗,甚至比化疗的疗效也来得比较差,显然这样的病人不适合免疫治疗首先应用。
除了用免疫治疗我们担心肿瘤长得快和疗效以外,我们还要考虑免疫治疗的安全性。***如这个病人没有肝炎,没有***感染,也没有自身免疫性疾病,也没有明显的内分泌功能紊乱。你给病人用免疫治疗,往往问题不是很大。但是在使用免疫治疗过程当中,我们需要对病人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监测和监控。一旦出现免疫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以后,需要找专家、医生来及时处理。通过治疗处理以后,绝大多数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
总之一句话,免疫治疗是很热门,但是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病人来接受免疫治疗,而不是所有的病人都***用免疫治疗,那显然是不正确的。
上周去外地参加免疫治疗相关的学术会议,其中有个著名教授分享的一个案例让我记忆深刻。一个肺癌的男***人,没有敏感基因突变,经历了一线二线化疗后病情进展,经过检测PD-L1和TMB阳性,于是***用了PD-1抑制剂帕博利珠单抗,治疗后一周,患者面部出现皮疹、溃疡、出血,最后半张脸都溃烂,非常恐怖,后期停药后溃疡都无法愈合。经过一系列检查,明确病人存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硬皮病,而病人自己都不清楚自己以前有这个病,脸上有个伤疤以为是小时候受伤引起的。这个案例说明什么呢,要告诉大家的是,免疫治疗药物千万不能用于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人,最好试都不要试。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硬皮病、系统性硬化症等等。
免疫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技术和方法,给很多病人带来希望,并延长了生存时间。但这类药物并不是所有病人都可以用,也不是所有用过的都有效。在前期的临床使用过程中,除了不良反应之外,极少数肺癌病人使用免疫治疗后病灶反而长得更快。这种现象有个名词叫疾病超进展,疾病超进展指的是经免疫治疗后肿瘤生长率是治疗前的2倍以上。2011年至2014年有项Ⅰ期临床试验,接受抗PD-1/PD-L1单药治疗连续病例218例,最终纳入分析患者131例,出现疾病超进展的有12例,为9%。分层分析发现疾病超进展与年龄密切相关,65岁以上患者远远超过65岁以下患者。可见,接受抗PD-1/PD-L1极少部分患者会出现肿瘤爆发性进展,老年患者疾病超进展发生率明显增加,可能与免疫背景有关,如T细胞共***/共抑制蛋白表达,炎症细胞因子浓度增加。
除了疾病超进展,免疫治疗之后还有种现象叫***性进展。***性进展是发生在免疫治疗初期1%-10%的患者肿瘤病灶出现了先增大后缩小的情况。具体机制还不明确,普遍认为是由于大量T细胞和免疫调控细胞涌入肿瘤细胞造成的病灶区影像增大。通常***性进展出现在免疫治疗的初期,而免疫治疗的起效时间通常为2-4个月,如何准确的分辨免疫治疗是有效,稳定,还是***性进展,超进展至关重要。
任何一种治疗方法都具有两面性,在具有疗效的同时,往往不可避免的出现副作用。免疫治疗通过免疫系统起作用,所以它的副作用较小,像常用的PD-1抗体治疗,尽管有副作用,但是严重的副作用发生率非常低。相对于化疗、放疗,甚至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的副作用非常微小。但微小不是说没有,大概8%-9%的病人会出现较严重的副作用,就像文中开头的那个案例。比较常见的副作用包括
2.皮肤相关不良反应非常常见,主要表现为皮肤瘙痒、皮疹、皮肤坏死等,瘙痒发生率高达25%。
3.肝毒性反应,主要表现为患者转氨酶升高、肝炎,并常伴有疲乏、腹水等症状。
4.肺毒性反应主要包括肺炎、咳嗽、呼吸困难、呼吸衰竭等。其中,最常见的肺毒性反应是不同程度的肺炎。
5.肾毒性不良反应主要症状包括肾炎、肾功能不全等。免疫治疗有些副作用甚至是致死性的,比如自身免疫性脑炎、爆发性心肌炎、爆发性自身免疫性肝炎等等。
由于免疫治疗药物调动的是机体的自身免疫,当免疫过强时,同样会对正常细胞产生伤害。有个最近有个著名教授在学术会议上说,除了头发,免疫治疗药物几乎对全身的各个器官都可能出现损害,副作用的出现与否及程度因人而异。所以免疫治疗并不是完美无缺的治疗,在兼顾疗效同时一定要考虑免疫治疗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