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格生长评估的三个方法?
1.发育水平:对体重、身高、头围、胸围、上臂围等进行横断面测定评价,就是将孩子在某一阶段时间的某一项体格生长发育指标测量值与正常参考人群值相比较。此比值就是孩子的发育水平(它一般可分为上、中上、中、中下、下五个等级)。如果孩子的某一指标大于或者小于正常人群测量参考值的最高或者最低标准,父母就应该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和医生一起寻找原因,以便进行合理的干预治疗。
2.生长速度:每次对小儿的体重或者身长测量后,要进行动态纵向观察(比如生长监测),看其每月生长发育是否正常。这种连续纵向的测量观察,可以跟随孩子的自己生长轨迹,及时发现生长偏离(增长过快、过慢或者不增长)情况,早期***取干预措施。
3.匀称程度:对小儿体重、身长等各项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评估,比如:医生通过对小儿的坐高/身高比值进行评估,可以看出小儿下肢的发育是否正常,以此评价孩子的身材发育是否匀称。用孩子的体重(kg)/身高(Cm2)即KAUP指数,来评价孩子是否太胖或者太瘦等。
植物的生长过程可以用哪些方法记录下来至少写三种?
植物生长,一共有五个重要阶段:
1.种子萌发期:健康的***在适合的温度、水分和光照条件下萌芽生长成幼苗.
2.幼苗生长期:枝、叶迅速生长,制造养分形成健壮的植株.
3.壮苗发育期:枝叶生长缓慢,植株开始形成花芽.
4.成苗开花期:植株的所有能量集中于开花,呈现花朵繁茂的状态.
5.***形成期:花朵发育形成含有***的果实***成熟,直至衰老.
1、萌芽期
植物生长的第一个阶段为萌芽期,此时***处于休眠期,将其埋入土壤中,并浇灌水分后,***会逐渐苏醒,恢复活性,然后从土壤中吸收充足的水分而膨大,最终钻出土壤生长。
2、生长期
植物生长的第二阶段为生长期。植物幼苗从土壤中钻出后,就会开始长出主根和茎杆、叶片,此时需要为其施加氮肥、农家肥,提高植株的生长速度,一段时间后其叶片数量就会增多,茎杆也会变得粗壮。
3、硬化期
植物生长的第三阶段为硬化期。此时植物幼苗的生长速度逐渐放缓,并进入休眠期,根部吸收的营养会全部储存在茎杆中,使茎杆出现硬化的现象。
常用的生长发育评价指标?
(1)体重: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儿童骨骼、肌肉、皮下脂肪和内脏的重量增加情况,是反映儿童生长发育最重要最灵敏的指标,它提示儿童营养状况,尤其是近期的营养状况。体重受多种因素影响,如营养、辅食添加、疾病等。0~3个月体重增长最快,一般月增长600~lOOOg,最少不低于600g;3~6个月,月增长600~800g;6~12个月平均月增长300g,1岁以后生长速度明显降低,1—3岁平均每月增长150go-般6个月时的体重是出生时的2倍,1岁的体重是出生时的3倍,2岁为出生体重的4倍。
(2)身高:代表头、脊柱、下肢长度的总和,是正确评估身体发育特征.评价生长速度的根据,它反映的是长期营养状况,短期内疾病和营养缺乏对身高的影响不大,受遗传、种族、环境影响。3岁以内立位测量不准确,常取卧位量。因为立位测量值<卧位测量值。身高也是生后第一年增长最快,平均第一年增长25cm,第二年增长1Ocm,第三年增长4~7.5cm,以后每年增长4~6cm,青春期出现第二次生长高峰,平均10-20cmo-般***用身高/体重(H/W)、年龄/体重(A/W)、年龄/身高(A/H)来综合评价。
(3)头围:反映儿童脑发育和颅骨发育的一个重要指标。出生时头围平均34cm.生后第一年增长最快,]岁时头围平均46cm,第二年增长2cm.第三年增长l~2cm,3岁时达到48。m,与成人差不多。脑发育在生后3年发育最快。囟门一般在1~1.5岁闭合.迟闭或早闭均要查找原因。
(4)胸围:表示胸廓的容量及胸部骨骼、肌肉和脂肪的发育,反应身体形态与呼吸器官的发育情况,是11童生长发育的评价指标。出生时胸围<头围,随着月龄的增长,胸围逐渐赶上头围,1岁时胸围一头围。由于现在营养状况好,有的婴儿不到1岁胸围与头围相等。影响胸围的因素有营养、运动、疾病、胸廓的畸形。1岁以后胸围的增长速度>头围,并逐渐超过头围。青春期迅速发育,向成人体型转变。